9月10日,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介紹了大會的基本情況,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對大會的籌備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主任助理延建林、中國科協學術部副部長蘇小軍、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高清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郭明雁分別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經國務院批準,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定于10月11~13日在南京召開。 本次大會以“賦能升級,智造未來”為主題,匯聚世界智能制造領先企業、權威機構、卓越領袖與前沿專家,探討智能制造新圖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引領全球產業新發展。大會主要包括智領全球高峰會,智領全球發布會,智領全球博覽會和智領全球嘉年華四大部分。目前已確定舉辦1場高峰會、11場主題分論壇、1場發布會、1場博覽會和多場嘉年華活動。大會總體呈現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高端化。智領全球高峰會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世界500強等智能制造企業高管參會,預計參會的重點嘉賓將超過200人,參會專業觀眾將超過10000人,是全球智能制造領域又一次大規模、國際性交流研討的高端峰會。在前兩年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屆大會將在國際性、開放性、專業性、創新性、科普性和融合性方面呈現出明顯亮點。 二是專業化。目前以大會組委會、各主辦單位和南京市政府的名義征集和發布各類兼具專業性和熱點性的內容,打造“智領全球發布會”品牌,構建行業最新技術、成果的發布平臺。如中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雙十”發布,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最新產品和新技術發布等。 三是市場化。秉承開放辦會、合作辦會的理念,導入社會力量擴大大會影響力。本次大會除堅持政府引導、委托專業機構辦會外,更突出強化市場的作用,廣泛邀請政、產、學、研、金、用、媒等社會各界代表參會分享。大會面向社會各類主體,包括各類示范區及園區、專業機構和大、中、小微企業等,廣泛征集自辦主題活動,設置新思維、新技術、人才教育、投融資、產業對接5大主題板塊,打造“智能制造周”;部分活動和環節中引入商業合作操作方式,推動大會向市場化、品牌化過渡。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本網編輯 胡 越) |